①平衡發展。
平衡發展也可稱為穩步發展,主要表現為:
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率高于通貨膨脹率。
企業能夠支付管理費用、財務費用、流動資金需求并有盈余用于企業發展投資。
企業資金結構合理,財務費用不超過一定標準。
②過快發展。
過快發展即營業額增長很快,而存貨和應收賬款也相應增長,且后兩項增長比營業額快,企業運營資金需求增加,但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來滿足資金需求的增長,從而引起企業現金支付困難。
③失控發展。
失控發展即市場需求增長很快,企業預期增長將持續,因而企業通過借款來支持這種增長,營運資金為負。一旦市場需求減少,因生產能力已經擴大,固定費用支出增加,企業卻發生銷售困難,資金結構極不合理且難以轉變,造成發展失控。
④負債發展。
企業盈利很低,卻決定大量舉債投資,營運資金為正,營運資金需求也大量增加,但企業利潤增長緩慢。這是不平衡的冒險發展。企業自我發展能力很低,卻有大量借款。
⑤周期性發展。
企業發展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,如冶金行業,企業在經濟擴張時期發展很快,盈利較好,在需求不足時期,盈利下降,發展緩慢。這種企業的投資應以長期發展趨勢來定,避免因企業固定費用增加而陷入困境。
⑥低速發展。
企業盈利率較低,沒有新增生產能力,也沒有新產品進入市場,企業投資已經收回,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均沒有增長。這些企業對競爭很敏感,企業的投資與發展沒有保障。
⑦慢速發展。
企業主動投資減少,企業營業額增長放慢,但企業流動資產仍有增長??赡苁瞧髽I產品競爭能力降低,也可能是企業盈利率降低,難以再投資。有一些企業往往在此時靠增加對外投資來解決。
分析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或狀態,有利于我們對各項財務指標做出更準確的評價。